close
兩岸三地用「字輩」方式命名,很常見也很熟悉,這大部分都僅限於男性兒孫,女輩則比較沒有這種規定。
按此方法命名,我們比照字輩就可以知道他屬於這個家族中的第幾代,有時輩分高的子孫會比輩分低的人年紀小,因為家族成員龐大。
這種命名常發生令人困擾事宜,由於名一(姓名中第二字)固定,例如「昌」字輩,第一個取名昌碩,之後的人選擇是越來越少,中間的字不能拿掉,如果又要配合天運,生肖,八字喜用....來命名,難度會不斷加高!
排行法也有人使用,古代的伯、仲、叔季,即是由長子依照順序命名。台灣有人名為XX三,我們大概可知他在家中男孩排第三,一般都會準確無誤料中。
最有趣但也很有系統的命名就屬父子連名制,例如父親是黑日 大雄,那兒子取名為 大雄 得光,這種接龍方式命名,族譜容易記所以我說很有系統。中國幾個少數民族,苗族,納西族,包含維吾爾族都有很好的實例,非我本人編造出來。
全站熱搜